警惕!用数字人民币“跑分”涉嫌犯罪,首例案件已审结北京商报2024-01-10 18:16北京商报2024-01-10 18:16
147小编
2024-03-03 01:20:51
0

具有便捷性、可溯源性和安全性的数字人民币竟成为了犯罪分子洗钱“跑分”的工具。1月9日,据上海高院官方微信,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上海首例利用数字人民币“跑分”案件。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普及,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这一新兴事物,利用数字人民币交易的隐蔽性、可控匿名等特征,或用以实施诈骗犯罪,或用以转移涉诈资金。面对新手段,技术搭建方该如何预防?消费者又需警惕哪些风险?

洗钱超千万元

根据案情披露,2023年5月底,汪某来到某银行ATM机处,在短短两小时内,使用10多个不同手机号码注册的数字货币账户,通过ATM数字人民币兑换功能取现30笔,金额高达12.3万元,几乎将当时ATM机内存放的现金全部取空。明显“超标”的账户数量、过于频繁的兑换次数、短时大量的取现金额,立即引起了银行工作人员的警觉,随即报案,就此揭开了一起利用数字人民币账户为境外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上游犯罪分子拆分转移赃款进行“跑分”的团伙犯罪案件。

原来,随着数字人民币的快速发展,为适应支付方式出现的新变化,该银行积极进行数字人民币的对接与智能设备的升级,上新了数字人民币ATM兑换功能,只需“手机号码+验证码+支付密码”,即可在ATM机上兑换取出现金。

自2023年5月2日起,肖某为非法牟利,利用数字人民币四类账户非实名、手机验证即可开立等特征以及ATM兑换取现功能,招募多人组建“跑分车队”,明知是他人犯罪所得而将上家提供的数字人民币账户(四类)内钱款取出,并从中赚取“手续费”。

经司法审计,2023年5月至6月间,肖某带领“跑分车队”共计从900余个数字人民币账户中取现1000余万元,其中80余万元系被电信网络诈骗被害人转入钱款。经法院审理,肖某等8人的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至四年六个月不等的刑罚,并处5000元至4.5万元不等的罚金。

数字人民币的“可控匿名”是其特点之一,在交易安全上具有突出优势。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解释到,数字人民币采用钱包体系,设有四个钱包等级,根据实名强度的不同从高到低依次为一、二、三、四类钱包,其中,四类钱包属于匿名钱包,设计的初衷是为了便利普通民众的小额支付需求以及付款过程中隐私保护的需要。

“不过,钱包设计之初即表明其匿名程度为‘可控匿名’,这就意味着相关部门可以依法根据触发条件的情形开展追溯,对‘可控’背后的金融科技防护网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苏筱芮说道。

新型“跑分”手段层出不穷,支付机构也有所行动。例如,为落实国家反电信网络诈骗相关要求和防范金融行业网络交易风险,支付宝开发“面向海量交易风险的新一代金融智能风控系统”项目,建设多维全局金融智能风控系统。

“该项目自2019年1月起在支付宝、网商银行、蚂蚁消金等机构推广使用,已助力公安机关打击10余个涉案金额巨大的犯罪团伙,保护欺诈涉案受害者近千万,累计服务全球500余家银行、3万多家中小微企业,数百家政务单位,提升了超大规模复杂交易中网络诈骗、赌博、洗钱等新型网络犯罪风险的识别和防控效率,实现了高效、全面和主动的金融网络交易风险防控。”支付宝表示。

在北京寻真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德怡看来,银行和监管部门更应该强化技术监控手段,使用有效技术手段识别交易人员身份,对可疑交易及时采取限制措施。

切勿向他人提供数字人民币钱包

随着数字人民币试点推广的火热开展,因其法偿性、便捷性、可溯源性和安全性等特征而备受青睐。

然而,创新常常伴随着风险,随着数字人民币的推广普及,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这一新兴事物,利用数字人民币交易的隐蔽性、可控匿名等特征,或用以实施诈骗犯罪,或用以转移涉诈资金……不断挑战法律的底线。

不法分子典型的手段包括,利用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的热情,设计虚假活动页面套取受害人个人信息从而盗取资金;甚至以丰厚报酬作为诱饵,发布购买数字人民币钱包的广告,利用收购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及“跑分”“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

同出借、出售自己的银行卡、手机卡及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账户类似,一旦消费者将数字人民币钱包提供给他人,便很可能使其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用以接收赃款、洗钱的主要工具,让自己沦为犯罪分子的“帮凶”。

王德怡强调,向他人提供数字人民币钱包等工具可能涉嫌隐瞒犯罪所得或者涉嫌帮信罪,情节严重的,可能被追究刑事犯罪责任。

对此法院提醒,参与数字人民币试点活动时,不随意点击来历不明的“活动链接”、邮件或网站,更不要在来源不明的页面中填写个人信息,而应当通过官方途径获取数字人民币的权威资讯,通过正规渠道开立和使用数字人民币账户。

苏筱芮进一步提出,此前,市面上曾出现过诱骗群众通过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支付工具进行“跑分”的案例,群众若向不法分子提供了包括数字人民币钱包在内的个人支付工具,一方面违反了法律法规,对支付领域的正常秩序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泄露自身的个人隐私信息,从而使得财产安全遭受更大的威胁。因此,普通消费者需要保护好个人账户相关的隐私信息,不要听信网络陌生人的诱骗。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董晗萱

举报/反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ImtokEN数字货币钱包安全... 受设备和网络安全的影响:软件钱包的安全性取决于用户设备和网络的安全性。硬件钱包提供了最高的安全性,适...
移动用户可通过和包app将北京... 1月10日,中移动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在京推出和包“小京通-京津冀互联互通卡”交通卡服务,即日起,北京移...
穆长春:基于央行数字货币桥的支...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11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出席2023中国(深圳)...
原创 ... 数字货币的交易是去中心化的,不依赖于任何中央机构或政府进行发行和管理。1、降低交易成本:传统的跨境支...
狂热升温!Memecoin交易... 智通财经APP获悉,当前,数字资产市场对Memecoin的狂热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其交易量已达到两年...
阿联酋央行向中国支付500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植 上海报道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跨境支付又取得新进展。 ...
全球整治数字货币:韩国没收53... 来源:华夏时报 摘要:“近期各国对于加密数字货币市场的清整行动出奇的一致,不仅中国和韩国,此前...
数字货币交易所 数字货币交易所
什么是挖矿病毒?一起来看看~ 科普干货挖矿病毒是什么?一起来看看!虚拟货币挖矿是指利用计算机的算力运行虚拟货币的特殊算法,来锁定虚...
如何正确使用数字货币进行交易? 近日,比特币以比特币的形式被盗。盗取者很可能是一个比特币交易平台工作人员。他并不是为了比特币而盗窃。...